省錢!客家消費法|大學生理財

胎嘎吼,我是省錢客家鍾,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的客家消費法,我們不談存錢,坊間已經有太多大師前輩的各種花式存錢法,這裡我們想帶你了解:在擁有同樣生活的情況下,省下半個月、甚至一個月的生活費
希望能讓你輕鬆看下去,大學畢業就存到人生第一桶金。

本文瞄準開始邁向財務自主階段的大學生與社會新鮮人:

  1. 你最好年滿 20 歲
    否則你的法定代理人可能對你的資產管理置喙,甚至,「限制行為能力」可能讓你理財之路的成本提高不知道幾倍
  2. 如果你還沒滿 20 歲
    當然,仍然非常歡迎未滿 20 歲的你未雨綢繆,某些操作一樣適合你,而一旦你獲得完全行為能力就趕快加入我們的行列!

節流

你開始邁向人生第一次完全掌握自己金錢的階段,社交生活和每天的食衣住行似乎讓你的「必要花費」佔據絕大部分的生活支出,這時候,你該怎麼減少花費?

什麼 333、631、532、5122…(族繁不及備載)的存錢法看得你眼花撩亂然後 77777 嗎?這些老生常談我們在此先略過,相信聰明又和 google 大神相交甚篤的你,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存錢心法,在此,我們從「減少支出」著手。

這裡的減少支出可不是要你勒緊褲帶或是放棄娛樂,我們一定要發揮客家人堅忍不拔的精神,就算窮,我也要窮得有品質
當你看到理財老師叫你要分類:「什麼是想要、什麼是需要」的時候,你是不是很想在心裡吶喊:「人家的消費全部都是必要花費啦,一個月買一次衣服也不可以嗎?不去社交場合變成邊緣人沒朋友的話,你會負責嗎?QAQ」

所以客家鍾要告訴你,怎麼在擁有同樣生活的前提下,讓你的錢在不知不覺中省下來。

年省半個月~1 個月生活費

不囉唆,上圖!我們先看看結果。

2020 支出帳戶比,信用卡 12 萬、現金 8 萬、銀行 6 萬

在我 2020 年的支出中(截至 2020/12/09),有 12 萬左右是透過信用卡支付,裡面包含一般支出的 1% 回饋和網購的 5% 回饋(今年下半年變成 3.8%,有在研究信用卡的讀者應該知道是哪張XD)。
假設實體消費和網購金額一半一半,上下半年的網購回饋率調整做平均計算的話:

120000 * [ (0.01 + (0.05 + 0.038) / 2) / 2]
= 120000 * [ (0.01 + 0.044) / 2]
= 3240

哎呦呦,我整年就省下了 3240 元,對學生來說這相當於半個月的生活費,對小資族來說可能稍嫌不足,但也能彌補半個月的房租了!
而我甚至還沒計算電子支付的各種回饋,在業者推活動的期間,回饋可能有 10% 甚至 20%,我們非常保守估計,假設銀行支出中會拿到 1% 回饋好了:

60000 * 0.01 = 600

嘛……好像有點弱是不是,但也不無小補對吧?(對啦,哪次不對)

註:可能有讀者覺得我的花費很多,但因為某些個人因素所以這是兩個人的帳務喔,啾咪

讓我們一起打擊資方

你還在用現金消費嗎?

客家鍾在 20 歲生日的前 3 個月就開始對 Line Pay 心心念念、朝思暮想,用手機付款 94 潮,那時 Line Pay 還只能使用信用卡,直到後來才順勢和一卡通及各大銀行合作,讓沒有信用卡的學生族也能輕鬆使用手機付款。
業者都這麼積極大撒幣拉攏你了,你各位還不撿嗎?我就問問,現在各種支付方式百家爭鳴,業者爭相祭出高額回饋吸引目光,然後你還在用現金消費嗎?
客家鍾擁有多個電子支付,哪個划算用哪個,為了回饋我們不需要尊嚴,更不需要忠誠!

電子支付常用名單:

  1. Line Pay Money
    可能有初戀濾鏡加持,加上客家鍾有鉅額 Line Points,通常只要有 Line Pay 的選項我就會使用。
    去年在我們學餐大動作搞回饋,讓我省了不少,但最近的回饋活動和我的消費場域及習慣比較不太一樣,不過因為還是能搭配信用卡賺取網購回饋,能用還是會用。
  2. 街口支付
    一間很有爭議的單位,但他的微店通路非常多,包含各大夜市攤販甚至我家旁邊的菜販,先說我沒有很喜歡這個企業的作風,但…恩…我沒有尊嚴啦哼,在現金和街口權衡之下會選擇街口。
  3. EasyWallet 悠遊付
    大名鼎鼎的悠遊卡推出的電子支付,個人覺得除了通路還有待積極拓增的缺點之外,應該是近期回饋最多的業者。除了能夠搭配悠遊卡一起管理之外,嗶乘車也是客家鍾非常看好的功能(雖然我是 iPhone 所以不能用…)。
    最近還推出消費可以拉霸回饋的活動(至 2021/1/31),只要消費或乘車一次,就能有一次拉霸機會,非常好玩,有機會獲得 1元、3元、5元,甚至更高額的回饋金,讓人在小額消費的時候不得不回想起來,你想想,如果你買一瓶 20 元的飲料,獲得 1 元回饋,就有高達 5% 的回饋率,海放市面上絕大多數的信用卡和電支 app!

下次來說說信用卡

本篇將存錢重點擺在「如何在一樣的消費模式下,少花一點錢」,而不是怎麼存更多的錢,畢竟你現在存的錢是要給未來的你用的,簡單來說,我們存錢是為了更快樂、更自由的生活,如果硬是要存錢,那就本末倒置了。

而身為學生或社會新鮮人的你,下一步就是入手一張信用卡,讓你擺脫信用小白、累積信用額度,順便再用信用卡搭配電子支付、行動支付來個爽快的 combo 回饋!下次透過自身持卡與核卡的經驗,我們來聊聊怎麼在學生時代就擁有信用卡,當你出社會的同時就能夠有往來行為你的信用背書,能透過更多元的支付方式賺取更多回饋!

--

--

省錢客家鍾 MoneyHakka
省錢客家鍾 MoneyHakka

Written by 省錢客家鍾 MoneyHakka

致力於打擊資方賺取回饋,逐回饋而居的客家仔,電子支付、行動支付及信用卡回饋研究重症患者,20 歲生日就辦了第一張信用卡,從此能不用現金就不用。現在正用著微薄的積蓄搞投資,只是頭尖尖還不知道能賺多少錢。

No responses yet